海军 舰载机


海军 舰载机

海军飞机

装备于海军,主要在海洋上空进行战斗和保障活动的飞机。按起降基地,分为岸基飞机、舰载机和水上飞机;按作战任务,分为海军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战斗攻击机)、歼击机(战斗机)、强击机(攻击机)、反潜机、反潜巡逻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对抗飞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教练机等。主要用于夺取海洋战区制空权,反舰、反潜、空战、布雷、两栖作战支援、袭击敌基地港口、侦察巡逻、预警,以及勤务保障等。1910年,美国海军首先装备水上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区分机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机种逐渐完善,舰载机迅速发展并成为海军航空兵的重要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装备飞机。


舰载机训练

飞行人员驾驶舰载飞机、直升机和使用机载武器、设备进行的技术战术训练。飞行技术训练,主要是以舰船为基地进行常规舰载飞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舰载直升机起飞、降落驾驶技术训练;飞行战术训练,主要有攻击舰艇、突击海军基地(港口)、空战、截击、航空反潜、航空布雷、航空扫雷、航空侦察、空中预警、电子对抗、空运、海上救援和舰机协同等训练。目的是使舰载机飞行人员熟练掌握以航空母舰或其他载舰为起降基地的海上飞行技术和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


海上飞行训练

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为掌握飞机、直升机海上驾驶技术和战斗技术而进行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海上飞行理论教育、海上驾驶技术、海上战术等。目的是全面提高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海上遂行战斗任务的能力。海上飞行的主要特点是地标和助航设备少,海面能见度差,天水线不易分辨,低空风向、风力极不稳定等。为确保安全,要求严密组织指挥。


扫雷直升机

用于搜索和扫除水雷的海军直升机。通常由扫雷直升机母舰携载,用于排除基地港口和航道上的水雷障碍,开辟雷区航道。机上装有声呐、电视和拖曳设备,可拖曳接触扫雷具、音响扫雷具、电磁扫雷具、磁力管扫雷具和磁声联合扫雷具等,扫除装有磁引信、声引信和声磁联合引信的非触发水雷和锚雷。


反潜直升机

用于搜索和攻击潜艇的海军直升机。分为岸基反潜直升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用于近岸水域和海上编队反潜。特点是机动性能好、搜潜效率髙、不易遭潜艇攻击,但续航时间短、受气象条件影响大。主要探潜设备有雷达、磁力探潜仪、声呐浮标、吊放声呐等。攻潜武器有航空反潜鱼雷、航空水雷、航空深水炸弹、航空炸弹等,有的还能携载空舰导弹,既能攻潜又能反舰。


海军直升机

装备于海军,主要在海洋上空执行战斗和保障任务的各种直升机的统称。按起降基地,分为岸基直升机和舰载直升机;按用途,分为反潜、反舰、扫雷、预警、电子对抗和救护等直升机。主要用于反潜、反舰、扫雷、侦察、巡逻、预警、救护、运输和支援陆战队登陆作战等。按照任务的需要,机上装备有相应的武器系统和专用设备。特点是起落点面积小,出击速度快,可装备在航空母舰和其他大、中型水面舰船上。


舰载预警机

以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艇为基地,主要用于舰艇编队防空预警,并可指挥引导己方飞机作战的舰载机。具有探测、指挥控制能力强,反应迅速等特点。分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和舰载预警直升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搭载在航空母舰上,可到距航母320—350千米处上空执勤活动。机内装有预警雷达、情报处理、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能够综合进行目标信息分析,识别敌我,确定相关参数。舰载预警直升机装有预警雷达,可搭载在航空母舰或其他大、中型水面舰船上,为舰艇编队提供对空、对海雷达预警。

卡-31 E-2c 


舰载反潜机

以航空母舰为基地,用于在海上搜索和攻击潜艇的舰载机。主要担负为舰艇编队提供防潜预警和配合水面舰艇反潜或独立遂行机动反潜任务等。具有低空性能好、反应迅速、搜索海域大、能全天候作战等特点。最大航速为800余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0000余米。攻潜武器有航空反潜导弹、航空自导鱼雷、航空常规深水炸弹和核炸弹等。主要电子设备有雷达、红外仪、磁力探潜仪、声呐浮标和声学处理机等,能自动对潜艇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和攻击。


舰载战斗机

即“舰载歼击机”。


舰载歼击机

亦称“舰载战斗机”。以航空母舰为基地,主要用于海洋上空战斗并兼有对水面和地面目标攻击能力的舰载机。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好、空战能力强,是编队防空、护航和夺取海战制空权的主要机种。分为常规起降舰载歼击机和垂直/短矩起落舰载歼击机。现代常规起降舰载歼击机,最大航速1200—20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15千米,作战半径650—1230千米。通常装备有航炮、空空导弹和航空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