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武器 不限


非常规武器 不限

化学武器

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毒剂、毒剂前体、装有毒剂或毒剂前体的弹药,以及专用于释放与使用的装置和设备。使用时,毒剂被分散成蒸气、液滴、气溶胶等状态,使空气、地面、水源、物体染毒。人、畜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造成伤亡或暂时丧失战斗力。化学武器杀伤面积广、杀伤作用持续时间长、中毒途径多,可根据不同的军事目的选择使用,但使用效果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较大。化学武器问世以来,国际社会为禁止化学武器作了不懈努力。1925年6月17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37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1992年11月第47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1993年1月13日中国在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时发表政府声明,中国一贯反对使用化学武器,主张尽早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


新概念武器

工作原理、毁伤机理和作战运用方式与传统武器有显著不同的各类髙技术武器的总称。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非致命武器等。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射频武器、粒子束武器等;动能武器主要包括动能拦截弹和电磁发射武器;计算机网络攻防武器中用于网络攻击的主要有计算机病毒武器、芯片细菌、网络嗅探和信息攻击技术等,用于网络防御的主要有加密、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非致命武器主要包括反装备和反人员两类,发展的重点是反装备非致命武器。


神经性毒剂

以损害神经系统作用为主要毒害特征的毒剂。有时也特指破坏胆碱能神经冲动传导的有机磷毒剂。如沙林、梭曼等氟膦酸酯类化合物和维埃克斯等硫赶膦酸酯类化合物。施放后呈蒸气、气溶胶和液滴状,经呼吸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使人、畜中毒。毒性剧烈,作用迅速,是速效性致死毒剂。主要中毒症状有缩瞳、流涎、呕吐、痉挛、呼吸困难,直至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或利用三防工事,均可有效防护。


毒剂

以毒害作用造成人或动物死亡、暂时失能或永久伤害的化学物质。通常装填于弹药和布洒器内。使用时,被分散成液滴、蒸气、气溶胶等状态,经鼻、口、眼、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毒剂毒性大,作用快,杀伤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但其使用受气象、地形影响较大。按毒害作用,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和刺激性毒剂;按毒害作用的速度,分为速效性毒剂和缓效性毒剂;按杀伤作用的效果,分为致死性毒剂和非致死性毒剂;按杀伤作用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毒剂和持久性毒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于1914年10月开始在战场上小规模使用刺激剂,军事效果不明显。1915年4月1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突然向英法联军大量吹放窒息性毒剂,开创了大规模使用毒剂的先例。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共使用了45种以上的毒剂,造成中毒伤亡约100多万人。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神经性毒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失能性毒剂。70年代后,有些国家研究了毒剂的混合使用,还研究了新的有致死、麻痹、失能等作用的毒剂,以及能穿透防护器材的新毒剂。


老化学武器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的1925年以前生产的化学武器和1925年至1946年期间生产的已锈蚀变质到不能再用作化学武器的化学武器。


真菌类生物战剂

由使人、畜致病或危害农作物的有害真菌制成的生物战剂。真菌有完整细胞核、核膜,而无叶绿素,是能形成菌丝和孢子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型微生物。通过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繁殖。真菌种类超过56000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可作为生物战剂的真菌有经呼吸道引起全身病变的粗球孢子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


毒素类生物战剂

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制成的生物战剂。按化学组成分为蛋白质毒素和非蛋白质毒素。美军曾列为标准毒素类生物战剂的有致死性的A型肉毒毒素和失能性的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


衣原体类生物战剂

由引起人和畜、禽类染病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衣原体具有严格的活细胞寄生性。基因组具有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不完整的酶系统。衣原体有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具有原体经始体、包涵体至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原体是释放于宿主细胞外的成熟衣原体,呈球形,直径0.2~0.4微米;始体是分裂增殖为原体的前阶段;包涵体是始体在寄生细胞空泡内反复分裂增殖为众多子代原体的集聚体。始体和包涵体都较原体大。可作为衣原体类生物战剂的有鸟疫衣原体。


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

由引起人和畜、禽染病的原核寄生性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大多数寄生于低等动物,通过蜱、虱、蚤等媒介传染给人或畜、禽。立克次体基因组具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有较复杂但不完整的酶系统。细胞壁结构和细菌相似,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生物学性质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作为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的有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普氏立克次体和Q热立克次体等。


病毒类生物战剂

由引起人和畜、禽或植物染病或致死的非细胞专性寄生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战剂。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缺乏代谢和繁殖所需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活和自我复制增殖。病毒的大小在20~300纳米之间。病毒类生物战剂具有感染性强,感染后发病快、恢复慢,感染范围广、感染途径多等特点。可作为生物武器的病毒有天花病毒、引起脑炎与出血热的病毒、黄热病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马尔堡病毒等